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倪大红的演技,居然能带火一本“上古之书”

  • admin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4-09-19 09:55:09 {/php}
倪大红的演技,居然能带火一本“上古之书”-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首播的《典籍里的中国》综艺节目,“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带我们穿越千年,去到《尚书》里的中国。

剧中,满头白发的“倪大红”,一开始像是扮演老年的孔子,剧情推进后,方知他是秦末汉初时期一位叫伏生的普普通通的儒士。

伏生平静地讲述自己守护《尚书》的往事:儿子为护《尚书》,与乱兵以命相搏而亡;妻子也挨饿受冻,死于荒野。


言未毕,“倪大红”伏案痛苦,此时很多观众都像现场的撒贝宁一样,为其洒泪。秦末焚书坑儒,致使儒家经典损失殆尽。到了汉初时期,天下已定,文化复苏。汉文帝又开始遍访先秦典籍,于是已是90多岁的伏生,成了唯一拥有,并能读懂《尚书》的人。

他是那个时代,最被人钦佩的文化传播者,最高贵的“护书人”。通过“倪大红”的款款而谈,这部在今人看来佶屈聱牙的《尚书》,变得生动形象,波澜壮阔起来。


《尚书》,原称为《书》,亦称《书经》,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

《尚书》为中国文学散文创作之祖,文风质朴。不过对后人来说,由于年代极其久远,其用语“诘屈聱牙”,颇为难读。

“尚书”中的“尚”字,从古至今都有各类解释。有说:尚者,上也。以尚书为“天书”,出自天界之书,因此称为“尚书”。

还有说:尚书为“君上之书”,君王发言,由史官记载下来。

也有说:尚书为“上古之书”,上古久远之书。

当代知名学者程元敏认为“书”字泛言图书。尚书之“书”,则指朝廷诏令,即公文书。

尚书原本只称为《书》,向伏生学习《书经》的欧阳生家,以其为上古之书,取“尚”字上古、久远之义,而称名为《尚书》。

尚书的体例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大多是记载君臣之间的谈话与谋议,臣下对君上的劝戒之辞,君上对臣下的劝戒诰谕,君王或诸侯在战争前对军民所作的动员令和誓师之辞,君上任命或赏赐诸侯臣下的册命之辞。

或许是因为这部书中,包含着君主治国之道,而且相传还经过了孔子的整理编纂,因此尽管《尚书》早于儒家出现,本与儒家无关,但后世儒家将其追认为儒家经典,并列入十三经之一,为儒学建构其政治思想的源头。

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开始,确立其长久作为经书的地位。在四库全书中隶属于经部。

又因为《尚书》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书,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所以在摘抄,保存,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版本,甚至是还出现了失传的现象。

有说法是,古代《尚书》一共有3240篇,到孔子的时候,删定为120篇。短暂的秦朝大一统,掀起了焚书坑儒的运动,给儒家经典图书,带来了一场浩劫。

又因为秦朝和平环境太过短暂,马上就兵祸大起,全国各地的儒生死得死逃得逃,累累若丧家之犬。

很多儒生,为了生存,被迫丢掉了笨重的书籍,或将竹简书籍,用来生火取暖做饭。一直到汉朝建立,儒家的很多经典著作都已经散佚。

为了重塑经典,当时的汉政府广罗民间私藏典籍。这个时候,一名叫伏生的儒生,轰动了当时的文化界。

伏生,一名胜、念,字子贱,济南(今山东章丘西,一说邹平)人。早年为秦朝博士官。秦朝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而伏生则是专门研究《尚书》的,是第一位《尚书》的讲授者,知名儒学家孔安国曾向其学习。所谓今本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保存而流传至今的。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焚书坑儒的时候,伏生把《尚书》藏于山东老家的墙壁中。汉初,伏生从壁中取出《尚书》,但已亡失了数十篇,仅剩下二十余篇。(另一说法是:伏生并没有保存下《尚书》,凭记忆口授。)

伏生所藏的《尚书》原本,以秦朝流行的小篆写成;他传授时则改用了汉代的隶书,后被称为“今文”。

汉文帝期间,全国征求能读懂《尚书》的人,找到伏生;届时他年已九旬,不能应诏赴京,于是朝廷派太常掌故晁错前去拜访学习。

后来《尚书》学发展成三家,即欧阳高的“欧阳氏学”、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

东汉末年,伏生的后代,曾经在中央权力中枢地带。《三国演义》里的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和国丈伏完,就是伏生的后代。

西汉时期,汉景帝的儿子鲁王刘余为了扩建自己的宫宇,毁坏了山东曲阜孔子家宅,意外得到了先秦古文经,其中就有《古文尚书》。

这批尚书以先秦蝌蚪文记载,难以解读。后来孔安国取得这本子,与官方已有的《今文尚书》29篇对照,多出16篇,异文七百多处,是真正珍贵的先秦文献。

《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尚书》中的《尧典》、《禹贡》等篇时,也曾请教于孔安国,后世尊孔安国为先儒。汉武帝时,孔安国的后代或学生将此本交给了官方,刘向称之为“中古文”。

《古文尚书》一开始的影响力很小,直到汉平帝时,刘歆对比了古文和今文区别之后,倾向古文学,建议朝廷把各种古文经书都立于国学,引起了古文和今文的大论战。

东汉时,完整的孔安国本已失,只有杜林在河西获得的《古文尚书》之漆书1卷29篇。东汉末年起,贾逵、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家为这版漆书《古文尚书》作注积极提倡,学习者逐渐增多而在学术界逐渐取得优势。

西晋永嘉之乱时《今文尚书》经文、注疏均失传,于是郑玄所注《古文尚书》流行。东晋元帝时,豫章太守梅颐自称得到失传多时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后被称为《伪孔传》),比之前的尚书又多了25篇的篇目。

其后数百年,这部《伪孔传尚书》,随着南朝经学流入北方,自隋代开始,取代了郑玄注本,影响了中国千余年,而真正来自孔壁本的《古文尚书》(郑注漆书本)最终完全失传。

自南宋朱熹等文化大儒开始,对这部《伪孔传尚书》各种质疑。到了清朝,有学者耗费30年精力,写成《尚书古文疏证》,列举128条证据,认定梅献《伪孔传尚书》所多出的二十五篇,都是后世魏晋时代所伪作。

虽然多数人认为《伪古文尚书》并不是流传自上古的《尚书》,但其中亦有部分较为优秀,如《五子之歌》中提到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

现代已经断定梅献《伪孔传尚书》为伪造。这里面现代发现的清华简中的《尚书》是最有力的佐证。

2008年,清华校友赵伟国从香港购买了两千余战国竹简,赠给了清华大学。经过专家鉴定,这批“清华简”属于战国中晚期,距今大约2300—2400年左右,应出土于楚国境内。

内中发现有多篇《尚书》,都是焚书坑儒以前的写本。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则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例如《尚书》中的名篇《傅说之命》,即先秦文献引用的《说命》,和传世伪古文并不相同。

《尚书》作为古书,现代中国人觉得没有花时间再去研读。但读过《尚书》中的经典名句,你会发现,《尚书》所表达的传统思想,已经在几千年中国文人的注疏下,溶进了中国人的血液中。

参观故宫的人应该都见过太和殿正中的匾额,上面的“建极绥猷” 四个大字,便出自《尚书》。太和殿是“天安门”后突出重要的地方,这四个字的大意,可理解为建立最高准则以安定四方,与“天安”相呼应。

以下是《尚书》中的经典名句,在现代看来,还是如此振聋发聩:

1.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任用贤人不可怀有二心,铲除恶人不可犹豫不决。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治理国家要勤恳;管理家庭要节俭。

3.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招致损害,谦虚获得益处。

4.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网结在纲上,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不混乱。农民耕种田地,只有尽力的耕种,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

5.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用人要用有经验的旧人,器具就不是这样,往往不用陈旧的,只用新的。

6.建官惟贤,为事惟能。

选拔官员,要以贤德为标准;任职办事,要以能力为标准。

7.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如果一个人以戏弄他人为乐,那就是道德败坏的体现,如果一个人过于沉迷于某个事物,逐渐地便会失去发奋图强的斗志。

……

这样传奇的《尚书》,你感兴趣吗?欢迎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