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小行星威胁有多大,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我们吗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4-11-09 09:45:29
防御系统的骄傲与自豪。但同时,也引发的无数疑问,这么多年我们都平安过来了,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有必要吗?投入那么多,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能有效拦截小行星吗?且听小道一一道来。
什么是近地小行星。
1.先说何为近地, 这里的近地与近地轨道并不相同。近地轨道是指轨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圆形轨道,而近地小行星的近地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比如2020年3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一颗近地小行星:2020 FL2,这颗小行星于3月23日凌晨4时38分24秒飞掠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14.4万公里,远大于近地轨道与地球的距离。据观测计算表明,2020 FL2轨道半长径为1.32天文单位(约合1.98亿公里),偏心率0.61,与地球的轨道交会距离约为14.25万公里。所以,从绝对距离上来说近地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可能还很远,但是因为其轨道与 地球轨道 相交,对地球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所以才被成为近地小行星。
2.什么是小行星? 小行星,指的是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的自然形成的固态小天体。天文学家认为,它们由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演变而来,有人干脆称小行星为“太阳系碎片”。
至于小行星的大小,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NASA将小行星尺寸下限定为“直径1米”,也有观点认为最小直径为10米。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解释说,因为只有直径10米以上的小天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才不会被燃烧殆尽。至于最大的小行星,则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认为是直径约945千米的谷神星是太阳系最大的小行星,但后来又发现了直径为1280千米 创神星 ,直径约为1500千米的 塞德娜 ,直径1800千米的 亡神星 等更大直径的“小行星”,不过现在也有人认为这些天体属于矮行星,谷神星就是“太阳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近地小行星有什么危害?
说起近地小行星的危害,绕不开小行星碰撞说,这种说法认为,恐龙的灭绝的原因就是6500万年的小行星撞地球。而事实上,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概率并不低,据天文学家研究,直径接近10米的天体撞上地球的概率约为每3000年一次。其中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就发生了小行星袭击地球的事件,在车里雅宾斯克州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颗明亮的火球划过天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撞向地球。在几秒之后,人们就看到一颗耀眼的火球在空中爆炸,这颗火球的强光甚至在100公里都可以看见,最后掉落在切巴尔库尔湖。
随后这颗火球爆炸带来的冲击震碎了无数房屋和 汽车 的玻璃,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为小行星撞向地球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周围的居民可能都还没有注意到它的到来,没有任何的机会逃跑。因此在此次事故中造成了超出一千人受伤甚至丧命,并且对周围的建筑物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坏。当然这个事件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不一定是小行星撞地球,但是大部分人民都认为就是小行星撞地球。不管是不是,同样大小的小行星撞地球带来的影响一定不会比这起事件的破坏小。
此外,近地小行星还可能对地球磁场、潮汐等造成影响,影响我们通讯、航行以及方面诸多方面,所以绝对要正视近地小行星的影响。
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我们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通俗地讲,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就是通过感知设备监视近地小行星,发现近地小行星对地球有威胁时,对其进行变轨操作或将其摧毁以达到保护地球的一种系统。
感知设备主要通过卫星来实现,当然也包括陆基的各项支持。引导及摧毁主要依靠武器系统来实现,如导弹、核弹、激光武器等。2018年2月,中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了由联合国批准成立的国际小行星预警网,标志着联合国对中国小行星预警能力的认可。目前,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在盱眙观测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是中国贡献共享数据的唯一主干设备,该望远镜有效口径为1.04米,系国内最大、国际第五的施密特型光学望远镜,可观测到直径30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目前已经开展了“中国近地天体巡天”和“盱眙银河系反银心方向数字巡天”两个大型巡天计划,今年元旦就发现了人类今年第一颗近地小行星。此外,在地基观测设备之外,我国通过卫星补充天基观测设备,从而实现全天候观测。 通过天基与地基互补可以进一步清晰掌握对地球有威胁的近地小行星的轨迹。
武器方面,早在2007年我国就成功发射的一枚开拓者1号系列火箭携带动能弹头,击毁了轨道高度863公里,重750公斤的中国已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所以在打击精度方面,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而且只要将单头换成核弹头,打击威力也会有质的飞越,引导小行星变轨或将其摧毁完全是可能的。所以 单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这个系统是可以实现的,是能有效保护我们的。
当然,武器设计有了,还要看如何建造、使用,如果建设速度太慢,维护保养不当,使用不熟练,就无法发挥这套系统的最大作用,也就很难谈到有效保护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