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请问:幼儿园小班 节奏乐公开课应该注意什么

请问:幼儿园小班 节奏乐公开课应该注意什么-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要全面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必须注重节奏感的培养。音乐教学从感受节奏入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是提高幼儿音乐素质的前提。加强幼儿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才能够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节奏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而且掌握好节奏还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在对幼儿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节奏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幼儿音乐活动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让幼儿在唱唱、跳跳、拍拍、打打的有趣活动中,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脚、动脑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质和能力。

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一、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各种声音。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幼儿很喜欢模仿小猫的“喵—喵—”声、小鸭的“呷呷”声、小鸟的“叽叽叽叽”声;模仿下雨了“淅沥沥”,吹风了“呼呼呼”,流水声“哗啦哗啦”等;模仿交通工具火车“呜——呜——”,汽车“嘀嘀嘀嘀”;模仿红绿灯中行人通过时的“滴滴滴”声等,在这些不同的声音中,幼儿渐渐知道声音有各种各样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模仿简单的节奏,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幼儿学习节奏打好了基础。

二、进行语言节奏练习,让幼儿边说词组、短句,边用手拍出节奏。如:“老师好”{x x x ,拍三下}“叮当叮当”{x x x x ,拍四下};再如学歌曲时,按照歌曲的节奏、速度来读歌词,同时配合拍手拍腿或拍肩,这样便于掌握音乐的节奏,比如在节奏游戏“小小音符”中,可以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小兔”、“大象”、“乌龟”,并模仿小动物走路的节奏,边念节奏边走路。例:

x x xx | x x x x ||

跳跳 跳跳 跳跳 跳跳

x x | x x ||

走 走 走走

x — | x — ||

爬 — 爬 —

三、身体动作节奏的训练: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节奏,让幼儿感知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乐曲,并根据节奏拍手、拍肩、拍腿。如学习《龟兔赛跑》时,让幼儿做兔跳的动作,XX∣XX∣的节奏型做吃草动作,X--∣X--∣学乌龟走路,通过愉快的模仿活动,幼儿就自然而来地掌握了以上节奏,而且还感受了音乐的性质及音乐的特点。在让幼儿用模仿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拍腿,踏脚,摆动手臂,走步等动作。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且能使幼儿保持较长久的兴趣。

四、利用图形谱学打节奏。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学习欲望从兴趣出发,XX∣XX∣的节奏谱,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因而将乏味的节奏谱,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现,不但能集中幼儿教育的注意力而且幼儿易于理解,如用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半个苹果表示半拍,幼儿一次就能记住,而且不会忘。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表现打击乐的配器布局,如节奏乐《木瓜恰恰恰》,用萝卜—圆舞板,西瓜—三角铁,西红柿—小铃,一篮水果—齐奏,这种图形谱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让幼儿练习看节奏卡片变换动作拍打节奏。练习时,结合节奏图谱或者小游戏,幼儿会更感兴趣。

五、用小乐器感受节奏。用小乐器打击节奏能强化幼儿的节奏感。采用先整体后部分的程序,先身体后乐器的方法。先让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节奏,然后再用身体动作和语言表现节奏,最后再配上乐器演奏,这样的梯级练习,幼儿既感兴趣又掌握得快。

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幼儿节奏能力的提高,不断培养幼儿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