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吹雪级驱逐舰的设计特点

吹雪级驱逐舰的设计特点-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吹雪级驱逐舰特Ⅰ型采用了高干舷,长首楼船型,飞剪式舰首。采用封闭式舰桥,吹雪级的居住性比之前的驱逐舰大幅度提高。特Ⅰ型的设计作了部分改进,其中锅炉的进气道改为雁首状,以防海水渗入,在一号、二号烟囱基座附近还有碗状的吸气口,提高锅炉的燃烧效能,以后的日本驱逐舰全部都以此为标准。日本海军首次在驱逐舰上采用A型单装127mm口径主炮3座,舰首一座,舰尾呈背负式两座,全封闭式炮塔化有利于恶劣海况下的作战行动,炮塔外壳是3.2mm厚的钢板,能防御破片杀伤炮组成员。其炮架被称为A型炮架,最大仰角40度,2门连动方式,依靠人力供弹。

装备与睦月级相同的八年式610mm口径鱼雷,三联装十二年式(1935年后为九〇式)610毫米发射器×3,配八年式(1935年后为九三式)鱼雷9条,备雷18条。动力装置采用齿轮传动的蒸汽轮机。在1925年最高速度的要求降到38节,该级各舰在海试的时候都达到了38节以上甚至就是39节。之前建造的的睦月级驱逐舰适航性不好,吹雪级适航性与作为水雷战队旗舰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大致相当。航程方面在海试的时候没有达到军方5000海里的期望值,如果速度从14节增加到18节,航程进一步下降到了3000海里。军方对该级唯一的不满就是航程,而且动力部分超重100吨,对此负责的舰政本部第五分部部长为此还挨了处分。 作为本级舰的首制舰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主要在中国海域执行任务。于1941年12月,曾联同狭雾号驱逐舰、铃谷号重巡洋舰及熊野号重巡洋舰前往美里,为马来半岛陆上攻略部队提供掩护、又参与婆罗洲攻略作战及作为古晋攻略作战的船团的护卫舰。于1942年1月参与兴楼海战,协助击沉珊奈特号驱逐舰。于同年2月13日至18日参与苏门答腊攻略作战,负责攻击来自新加坡的盟军战舰,并于2月27日掩护西爪哇的登陆作战。

1942年3月参与巽他海峡作战,并为苏门答腊北部扫荡作战及安达曼群岛入侵战提供支援。于4月参加孟加拉湾机动战后,回到广岛县吴港补给和维修。于同年6月作为主力部队之一参加了中途岛海战,之后在8月至9月期间,多次协助运送部队到瓜达尔卡纳尔岛并参与岛上多场战役。于1942年10月11日,在萨沃岛海战中被美军舰队击沉,舰长山下镇雄少佐战死,舰上109名乘员被美军救起,8名轻伤乘员被日军救起。于1942年11月15日除籍。 竣工后编入第2舰队第2水雷战队第1驱逐队,吴镇守府籍。在中日战争期间参与了上海、杭州湾登陆、法属印度支那进攻等作战。于1942年1月参与兴楼海战,协助击沉珊奈特号驱逐舰。于1942年3月,参与巽他海峡作战,协助击沉两艘盟军巡洋舰,“白雪”号在作战中被击中舰桥,造成1名船员死亡及11名船员受伤。于1942年11月14日,“白雪”号参与了“第二次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成功击沉两艘美军驱逐舰、另重创两艘美军驱逐舰。

于1943年2月,作为舰队旗舰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2月25日加入第8舰队。于1943年3月3日,“白雪”号奉命为前往莱城第51师团护航。在木村昌福少将指挥下,“白雪”号作为舰队旗舰,率领7艘驱逐舰及8艘运输舰出发前往莱城。舰队在俾斯麦海海战中被盟军轰炸机攻击,日军舰队接近全灭,旗舰“白雪”号沉没,幸存者包括司令官木村及舰长平山敏夫少佐被“敷波” 号救起。于1943年4月1日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