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后MK7时代七杰-覆体式外骨骼装甲——MK8~14篇章

后MK7时代七杰-覆体式外骨骼装甲——MK8~14篇章-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8/马克8

马克8装甲继承了通用设计,外观与马克7相似,主要架构和设备布局未发生显著变化。其改动集中在细节,以测试新型结构以提升飞行和部署性能。

武器装备包括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小型反装甲导弹、第二代镭射切割射线发射器、微型导弹、腿侧螺旋弹和微型火箭。武器系统具备功率调节、蓄能时间与威力成正比、多模式发射等功能,同时装备了热源诱饵弹用于干扰热追踪武器。

能源系统采用第3代电弧反应堆,提供高产能、储能和功率上限,以支持高耗能设备。结构设计引入新款头盔,胸腹甲回归一体化,腹甲优化以适应人体弯曲需求,小腿组件采用新设计以提升前开式着装效果。

总评:马克8在马克7基础上进行改良,试验新部件以优化飞行能力,但未显著突破现有设计范畴。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9/马克9

马克9保持通用设计,技术升级主要体现在试验新部件以增强机动性。武器配置与马克7相似,包括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小型反装甲导弹、第二代镭射切割射线发射器、微型导弹、腿侧螺旋弹和微型火箭。武器系统具备独立射击能力,热源诱饵弹用于干扰热追踪武器。

能源系统采用第3代电弧反应堆,提供高产能、储能和功率上限。结构设计验证了新款头盔,胸腹甲设计回归马克7,腿部组件为全新设计,优化了武器储弹量和发射方向,同时增加了风阻降低和飞行机动性提升的组件。

总评:马克9在马克7设计基础上开始考虑机动性改进,但整体设计仍保持在现有框架内。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10/马克10

马克10为潜水验证机,结合了通用设计与潜水需求,显著特征为螺栓加固的整体式胸甲和高承重多地形脚底稳定组件。武器配置包括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鱼雷、第二代镭射切割射线发射器、微型导弹、腿侧螺旋弹、微型火箭和热源诱饵弹。武器系统具备独立射击和全向发射能力。

能源系统采用第3代电弧反应堆,提供高产能、储能和功率上限。结构设计采用螺栓加固的胸甲以适应潜水环境,脚底组件优化以提升不同地形适应能力,同时引入强化金钛合金以增强性能。

总评:马克10为潜水验证机,整合潜水与通用装甲功能,尝试提升多地形适应性。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11/马克11

马克11结合了马克9的胸甲、马克8的腹甲、马克10的手臂甲和马克9的腿部与马克9的头盔。武器装备与马克7相似,包括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第二代镭射切割射线发射器、微型导弹、腿侧螺旋弹和微型火箭。武器系统具备独立射击和全向发射能力。

能源系统采用第3代电弧反应堆,提供高产能、储能和功率上限。结构设计采用多部件混合设计,旨在探索最佳搭配方案,以增强性能。

总评:马克11结合了前代装甲特点,尝试优化性能,但仍保持在现有设计范畴内。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12/马克12

马克12为暗色系造型,采用雷达隐身技术,包括直棱角设计、吸波涂层和马克12验证过的隐身技术。武器装备包括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小型反装甲导弹、第二代镭射切割射线发射器、微型导弹、腿侧螺旋弹、微型火箭和热源诱饵弹。武器系统具备独立射击和全向发射能力。

能源系统采用第3代电弧反应堆,提供高产能、储能和功率上限。结构设计采用雷达隐身技术以降低雷达探测性。

总评:马克12引入雷达隐身技术,旨在提高隐蔽性,但整体设计仍保持在现有框架内。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13/马克13

马克13为高空高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