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孩子为什么爱玩游戏

孩子为什么爱玩游戏-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说起玩游戏,家长们可能都会有一种不太好的印象。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达,家家户户都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有些孩子沉迷玩电子游戏,这让大人们恨透了游戏。

其实,电子游戏只是游戏的一种,游戏对孩子的影响不能因为某些情况一概而论。游戏原本的意思,是游乐嬉戏。游戏由三个部分组成,那就是趣味的活动方案,游戏者的主动参与,还有活动乐趣体验,包含这三点要素的活动才能被称为游戏。

游戏有四个本质特征。

一、游戏是“日常生活”的映射

游戏在某种意义上,表现的是社会生活。可以说,游戏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片段的缩影。比如说孩子们常常玩的“过家家”,就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行为。游戏中孩子们模仿炒菜煮饭,模仿老师和学生上课,还有模仿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给病人看病,你看,是不是都是我们生活中会发生的事呢?

就连一些经营类的小游戏,比如很出名的开罗游戏系列,它们的玩法,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百货商场、出版社、游戏公司等经营模式来改编而成的。

二、游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

游戏的必备特点是乐趣,游戏的乐趣能带给玩游戏的人很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就算旁观者感觉不到,参与游戏的人也并不在乎。

很多家长在孩子玩游戏时会疑惑,为什么这个游戏看上去没什么意思,但孩子玩起来特别起劲,这就是原因了。

游戏的趣味性由游戏的玩法决定。但有时候,不是家长们觉得这个玩法有趣,孩子就会喜欢。玩法要和宝宝的实际活动能力相当,孩子有能力做到,才会有玩的乐趣。

打比方,家长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成语接龙,可是小朋友年纪太小,成语都不认识几个,那成语接龙这个游戏就和这个孩子的实际能力不匹配,他玩起来也不会觉得有意思,反而会觉得无聊。所以说,爸爸妈妈们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小朋友们的能力了。

在挑选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时,要知道,有些游戏适应面宽,有些有些游戏适应面窄。比如猜谜语、跳绳、套圈圈等,这些游戏不光是大部分小孩爱玩,有些大人都会喜欢。像下围棋这种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才能玩的游戏,不懂的孩子就不会喜欢了。

游戏的趣味性还由游戏者的选择偏好决定。选择玩一个游戏有很多原因,比如孩子的性格、生活环境、天气原因等等。

讲到游戏的趣味性,就要说一下,游戏包含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快乐体验。

第一层次:趋乐性体验,想象性体验

趋乐性体验是游戏者被游戏的趣味性吸引,想去参与游戏。想象性体验是指还没有开始玩游戏时,脑子里就提前想象出了玩游戏时的趣味,由此对游戏产生的期待心理。

第二层次:自主性体验,绽放性体验

自主性体验指游戏者参与游戏,进入的一种“为我所欲”的状态。绽放性体验指游戏者在玩游戏时心神舒畅、全身放松的心理。

第三层次:胜任感体验,玩味感体验

胜任感体验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成功完成任务,所获得的一种成就感体验。这个体验会给游戏者带来极大的鼓励,让他想要继续玩下去

玩味性体验是指游戏者在游戏结束后对游戏趣味性的回味,通常这个体验会让游戏者期待以后再次游戏,可以说是产生了继续玩这个游戏的动力。

三、游戏的规则性

不管什么游戏,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分为显性规则和隐形规则两种。

显性规则是明确的,大多数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则。如果游戏规则要修改,要经过大多数人或者所有人的同意。

比如孩子们玩跳绳的游戏时,误踩绳子的人是要算输的,这就是显性规则。这时候有人建议跳绳过程中可以有一次误踩绳子的机会,不算出局,一起玩的小伙伴都同意这个规则。修改规则时大家都同意,这也是显性规则的特点。

隐性规则没有显性规则那么强硬的规定,但也有一定限制。比如玩“蒙眼捉人”的游戏,大家不会说一定要用布把眼睛蒙起来,没有布的时候也可以闭着眼睛玩。

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发展,规则的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孩子们逐渐长大,也会越来越喜欢有规则的游戏。

四、游戏是内生需要的自愿性活动

大人玩游戏,大部分是作为放松调节。孩子玩游戏,一般是兴趣引起的。喜欢洋娃娃的孩子,会喜欢和洋娃娃玩“过家家”的游戏,会喜欢给娃娃打扮等。

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经常玩某个游戏时,就可以注意观察,从而发现孩子的爱好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