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从清源山碑铭看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的和谐共处

  • admin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4-09-19 23:56:28 {/php}
从清源山碑铭看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的和谐共处-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文/李玉昆

清源山,又名泉山、北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开发于秦代,兴盛于宋元。经历代开发,有大量的儒、释、道、民间信仰、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遗存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下面从碑铭谈谈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的和谐共处。

01 从《重建清源纯阳洞记》看元代泉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睦共处

纯阳洞,亦名清源洞,奉祀宋裴思休道人。裴思休,宋绍兴中(1131-1162年)自江东来泉州,经常带着通草花,行歌于市曰:“好酒吃三杯,好花插一枝,思量今古事,安乐是便宜”,后坐化于清源洞,人们将其遗体用泥土塑像奉祀。后岩废,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僧法昙复之。大德五年(1301年),僧一聪新之。元统二年(1334年),僧契因又修。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詹仰庇重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泉州同知彭清典又修,康熙十八年(1679年),平闽大帅觉罗霍拓修裴仙像。释用平撰《重建清源纯阳洞记》,记元代重建纯阳洞事。

《记》云:至元十八年,四松僧法昙谋兴复,“适心泉蒲公同其弟海云平章,协力捐财以资之,规制比于曩时,无虑千百”。其后21年,法昙高弟一聪奋肯构之志,勤勤弗怠,越数祀而殿辄一新,“复得信斋万户孙公、心泉之孙一卿蒲公,相与辑事,故能若是。”

蒲心泉,即蒲寿晟,号心泉,南宋威淳七年(1271年)任梅州知州,有惠政。蒲海云平章,即蒲寿庚,号海云,前至元二十年(1284年)任福建平章政事。蒲一卿,即蒲仲昭,蒲寿晟孙。信斋万户孙公,即孙天有,大德年间任万户。释法,号石门,住山30余年,足不越限,行苦业白,是位有道高僧,重建纯阳洞,规制超过曩时。其高徒一聪,晋江人,重修纯阳洞殿,莳松杉数万本,绕石塘二千余丈,以防野火,开新田以为蒸尝。契因,法昙之徒,主纯阳洞事,撤修佛仙二殿,重新门楼。

纯阳洞奉祀道教裴真人,元代佛教僧侣、伊兰教徒、官员等多次协力重修,可见元代泉州多元宗教和睦共处。

伊斯兰教为外来宗教,必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发展。伊斯兰教在唐初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其他宗教不排斥。唐宋时,中国穆斯林中不少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并卓有成就。入元以后,伊斯兰教中国化日益明显,普遍接受汉文化,姓氏、语言,开始汉化,以中国儒学作为教育内容,用儒家学说来诠释伊斯兰教教义。

元代泉州佛教、道教合流。“天下山川岩洞幽胜之处,必仙佛所庐。佛或因仙而居,仙或因佛而显,乃相与成物外之风致也。”

元代,泉州伊斯兰教信仰者与佛教信仰者和睦相处,有的联姻。泉州承天寺元代石炉铭文“泉州孙府前保信士蒲力目,偕室李二娘仔,与十方檀信,同发诚心,共成佛果,喜舍朝天炉,入于灵应禅寺,永充供养,祈求现世康安,预布来生福果者。时大元至正丁未年四月吉日。化主实祐,住山实和敬题。”

蒲力目应系蕃客或土生蕃客,或许是居住在泉州的阿拉伯海商集团蒲寿庚家族的后代,应信奉伊斯兰教,其妻室李二娘仔系信奉佛教者。他们捐朝天炉入灵应寺的目的是“祈求现世康安,预布来生福果。”

元代,佛教、伊斯兰教信仰者、官员等共同修建奉祀道教神衹的纯阳洞,说明当时泉州多元宗教和睦共处。

02《蔡真人诰碑》与儒道关系

宋以后,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风气,儒学在北宋出现融合释道的新儒学,即理学。儒家倡导的尊天敬祖以及阐发伦理纲常的道德观念为道教所吸收,佛教的某些思想也为道教所吸收。宋朝大肆追封历史人物、高道名僧,建庙赐额,赐封号。崇宁中(1102—1106年),封蔡如金虚应先生,绍兴九年(1139年)封冲应真人,绍兴二十三年加封善利,乾道三年(1167年)又加灵济,嘉定十一年(1218年)加昭博之号,为八字真人。

清源山紫泽洞,唐道士蔡如金修道处。蔡如金,又名南玉,字叔宝,其先会稽人,为晋朝司徒蔡谟之后。其祖父蔡夔,任岭南节度使,唐永徽初年回家,路过泉州,卒葬南安。蔡家遂居南安,后以荫入仕,为金部员外郎,守太原,有惠政。晚年弃官归隐泉州紫极宫精思院,以方技济人。后又炼丹于清源山紫泽洞,卒后,人们建紫极宫奉祀,宋郡守真德秀祷雨有验。

真德秀,宋代著名理学家,嘉定十至十二年(1217-1219年),绍定五至六年(1232-1233年)两知泉州。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瘼,嘉定十年夏五月,往清源山紫泽洞向蔡真人祷雨,是年冬旱,又往祷雨,均灵验,撰《蔡真人诰碑》。碑铭云:“前世人主崇尚道家神仙之说者,大抵以希长年,祈福应,往往受欺方士,为百代嗤。惟我圣朝,受天眷命,以作神主。凡老氏、浮屠氏与山川祠庙之灵,惟能时雨旸,弭灾沴 ,有功于人者,乃始赐号名秩祀典。否则虽奇怪诡特,有不与焉。盖志在斯民,而不自为,此其所以夸绝前代也。”

真德秀以地方官和理学家的立场,认为宋朝统治者对能时雨旸,弭灾沴,有功于人的老氏、浮屠氏及山川祠庙之灵,即儒释道和民间信仰的神祇,赐名号、秩祀典,是“志在斯民,而在自为,此其所以夸绝前代也。”事实上,历代统治阶级都借用神的力量来调整与人民的关系,藉以巩固其统治

03 龟山寺——民间信仰与儒家祖先崇拜共祀

《龟山寺碑记》云:

出北门二里许,有寺名曰龟山,中奉陶贾人。陶有德于泉,(见泉志古迹),故泉人祀之。年久寺倾,仅存荒地。郡长者曾邦庆敦乡都父老之请,捐数百缗重建。未几,其子智远、德远、日新,孙道升复购田,延僧良云住持,斯寺俾勿坏。以亲藏迩兹寺,一先一祀神也。雍正九年菊秋落成,余游屐适过,因记其事,使登览者有所考云。三山林士秀谨记。

据《泉州府志》记载:龟山寺奉祀陶贾人,唐时来自江介,行贾闽广间,值岁恒旸。一日晨起,遇异头怪面二人,怪其不类,诘而问之,至于再三。二人云:恭受帝命,兹土合灾。吾挈囊药分投众井,俾饮且食,咸毕其命。陶大惊怖,郡人何罪,帝必不尔。二人相顾微哂。陶复诘问:何物疢毒,能毕人命,试解尔装,俾我别识。二人解示,陶奋袖夺啖,云:我代此土生灵,若弟休矣。陶立化,郡人争舁法身供养于郡街左粜籴庙。后郡人又创庙于清源山龟岩。

陶贾人夺啖毒药,解救泉州人民灾厄,郡人舁法身供奉于粜籴庙,后又创庙于清源山龟岩,香火不衰,其庙历代均有修缮。清雍正九年(1731年),曾邦庆捐资重建龟山寺。其子智远、德远、日新,孙道升购田为寺产,延请僧良云住持。龟山寺藏有曾氏亲人灵位,此举乃“一报先一祀神”。

将祖先牌位供奉于寺庙,使寺庙与家祠结合起来,将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相结合。

祖先崇拜是一种血缘亲属支配下的宗教活动。古人认为灵魂是不灭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灵魂不灭说与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相结合,认为只要生前做善事,死后灵魂可升天为菩萨或重新转生为人;如生前做恶事,会转化为牲畜,甚至下地狱。为了使死者能转生为菩萨,请人念经超度,或举行水陆法会,为一切水陆生物供养斋食,诵经礼忏,以追荐亡灵。

人们认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死后仍然会保护自己,后人对祖先的鬼魂有祭祀的义务。祭祀祖先的功能:一是可以满足子孙思慕之情,《荀子·礼论》曰:“祭者,志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二是可以实现子孙报本反始的回馈心意,满足报恩的心理需求。《诗经·小雅·蓼莪》云:“蓼蓼者我,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礼记·郊特牲》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祭祀祖先,可以表达报恩情怀;三是具有振族收宗,团结族人,识家国历史,爱国爱家的情感。

曾邦庆重建龟山寺,其子孙购寺田,延请僧人住持龟山寺,将报答祖先和祭祀神灵结合起来

04 接待庵与寺院的社会化

元延祐三年(1316年),亦黑迷失为祝愿今上皇帝圣寿万安,皇太后、皇后齐年,太子千秋,诸王文武官僚同增禄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向全国一百大寺各施中统钞一百定,年收息钞,轮月看转三乘圣教一藏。其余寺院、庵堂,接待庵,或捨田施钞看念四大部、华严、法华等经及点供佛长明灯。并在泉州、莆田等地立《一百大寺看经记》。一百大寺中,泉州路共17所,其中招福寺即清源山的招庆福先寺;看四大部经的有泉州清源洞;接待往来僧俗的有清源山楞伽接待庵、清源山齐云洞;点长明灯的有泉州清源洞。

佛教持钵云游四方的僧侣,所至寺院可挂单宿。这种寺院接纳客僧的制度扩大到民间,对有缘来寺的俗客也予接纳住宿,寺院衍生新的社会功能——停客。

唐朝中期,许多行客寄住寺院。施肩吾《安吉天宁寺闻磬》诗,“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楚天云。邻房逢见广州客,曾向罗浮山里闻”。施肩吾住浙江湖州安吉天宁寺,见到来自广东的客人。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兼有寺院和旅店两种功能的接待庵,分布于从山间到城乡的交通要冲。从简单的草庵到完备的寺院规模大小不一,由僧俗参与修建,由僧人住持,僧俗皆可住宿,提供食宿。同时进行桥梁管理、医疗、收容客死等社会事业,拥有寺田等独立的经济基础。寺院从封闭式走向社会。

泉州的接待庵也具有以上的特点。永春丛桂庵,在贵格岭。“庵去州城十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虽湫隘之区,寔辐辏之,上通省垣,下连泉郡。官商往来,乐于庵中小憩焉。溯我始祖芳公建庵之意,虽为口奉神明地,亦以便长途避风雨,息轮蹄,其利济行人者不口。

石狮祥芝金沙接待庵,元延祐二年(1315年)建。建庵前,这里“寒暑之月,湮雨朝昏之际,往来者怅怅然无所依归,过此者惊惶疾走”。庵建成后,“四方行者,优游自在,畏日如火,可以取凉;朔风惊沙,可以取懊;饥者得食,渴者得息,倦者得休”。拨田50石,以入庵门,“使泰辈得以有所养,而汤水之供不至匮乏。”

南安金鸡桥,宋宣和间(1119—1125年),邑人江常谨始建浮桥,嘉定间(1208—1224年)僧守静创石墩,架木桥覆以亭屋,后圯于水,僧惠魁重修,建桥时,桥南建接待庵,奉观音菩萨,又可憇行人;桥北建庵奉真武大帝。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蒋如京修金鸡桥时,重修南北二庵,“庵各立守规人”。上津李逸吉捐俸24两,买延福、报亲二寺田各12亩以食之,给之券”。

清源山楞伽接待庵、齐云洞接待庵也是官商往来休憇之所。

05 僧俗共修寺院与多元宗教的和谐

宋元以后,泉州许多寺院由僧俗共修,檀越施主多为官吏、士大夫、清信士,他们或捐俸捐资,或捐木瓦等,僧侣募众缘共修。修建工程由僧俗合力经营。地方官员不仅捐俸倡缘修建寺院,还帮助寺僧清查被豪右侵夺和佃户隐匿的寺田。僧人为了报答为寺院做出贡献的施主林胤昌和汪道亨,建素庵檀越祠、汪公祠等。

明洪武六年(1373年)春,四松寺僧法义、兴弟、善庆,“谋诸檀度,合力经营”修巢云岩,阅十寒暑,至洪武十五年四月“乃完大抵”。默默野人撰《巢云岩记》云:“斯岩之兴,得泉城汝南袁公、四松*亭闻公捐资首倡,终始其役,则议*伯仲也。”此次修巢云岩,由寺僧法义、兴弟、善庆与袁公、闻公,议*伯仲“合力经营”。

元至顺三年(1332年)(罪山《南台室禅关开山记》作天历壬申,误)僧白云,茅居修行南台室。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僧明善、敏殷等继住,重盖瓦室。成化十三年(1477年)夏,前任都纲迪庵禧捐舍衣钵,谨募众缘,建禅关一座五间,小楼一所以安僧。重修佛殿、僧堂、饭堂、湢所,造本行觉心塔一座。参加修建的有僧人和俗家弟子清信士。僧人包括主缘行最、行宁、行窅、福奇;督工敏殷、志德、福温、福宾、福妙、禅衲如渊、志心、圆洲、戒璇、福璘、戒行、德证、慈宽、净缘、克宾,室主福瑶。清信士丘克镜,蔡道源、王启鸿、李道修、高道固、陈敬恩。释罪山撰《南台室禅关开山记》,住山福瑶立石。

狮子岩,宋淳祐间(1241-1252年)释如意建,屡兴废。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春,都掌教惠禧偕默传心游兹,遂兴复念,罄衣钵以图之,“城西何母张氏,捐木瓦以相其成”。进士户部员外郎傅凯撰《重修狮子岩记》。

释圆晖《修瑞像、碧宵岩记》云:住持圆晖,誓愿鼎新碧霄,几度改作,方就结构,二洞栋宇,各焕旧观,“实藉大檀越随喜”。

官吏、士大夫参与寺院修建,为寺院清查寺田。

明嘉靖元年(1522年),顾珀致仕归,见泰嘉岩破宇颓垣,仅存一二,余皆莽为邱墟矣。遂捐资鸠众,市财庀工,修饬殿宇五间,构廊八间等,适有四川副使之命,促迫就道,功未及完也。嘉靖十三年,顾珀又以户部侍郎请归,十四年,复建前堂五间。顾珀撰《泰嘉岩记》记其事。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泉州知府汪道亨重修清源洞,委托詹仰宪负责。仰宪“校计缮修之费,则自以其力虑财鸠佣,乃徐按助役藉继焉”。泉州百姓于清源洞建汪公祠祀之。郭惟贤撰《重修清源上洞记》。

崇祯四年(1631年)春,林胤昌筑舟峰“纶恩”、“雷荐”二亭;六年秋筑南台“襭云”、“访贤”二亭;十年,与翰林院编修蒋德璟、兵科给事中蒋德瑷建西洞天,为堂一,为寝三、为护屋四。十三年,与泉州太守孙朝让、推官区联芳、晋江知县戈简,捐俸重建“偕乐亭”,旧用瓦木,今易以石,其余若殿、若岩、若阁,皆以次修建,顿成美观。

清彭清典《重修裴岩记》云:昔宋裴道人成真于此,就洞祀之。……里人有祷辄应……泉钜公辈出,科名甲海内,实此山钟秀。所谓有仙则灵,讵非明验欤!顺治十六年(1659年),彭清典兹移守中州,乃疏倡缘修,“僚友乡衮同心应者,各随愿力,而余捐俸卒业焉”

士大夫为修建寺院出钱出力,僧人为报答他们,为之建檀越祠。

檀越,是指向寺院施舍财物、饮食的世俗信徒。林素庵即林胤昌重修清源山岩洞做出贡献,洞僧道昭建素庵檀越祠,请周廷鑨《素庵檀越记》。

寺田是寺院维持生计的主要收入,寺田有的被豪右侵夺,有的被佃户隐匿,地方官帮助寺僧追回。

林胤昌“为西洞天长久之计,核廉开元寺租被佃隐匿者五十余亩,概充西洞天修葺诸费”。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泉州知府汪道亨重修清源洞,詹仰宪“后图乃案征石,得其疆亩,复诸豪右并兼者十六,而以已赀偿诸缙绅而归者十四。又为上状中丞台,去其征饷以固僧志,而后送迎扫除之役,僧得稍取洽其中,斯亦勤矣”。

从僧俗共修寺院,官员清查被侵夺或隐匿的寺田等,可以说明泉州的儒教佛教等能和谐相处。

06 儒释道教徒用莲杜故事同游紫泽洞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十月,衡阳赵楷邀儒释道三教徒同游紫泽洞。受邀者18人,不至者3人,参加集会者15人,其中5僧1羽士,其余9人为儒士,泉州7人,“其人大半无可考”。撰写碑铭者刘用行,字圣舆,晋江人。嘉定元年进士,历官潮州、赣州知州,著有《北山漫游》,故自称北山老人。

他们所游的紫泽洞为清源山著名道观,唐蔡如金、五代谭峭,修道于此,后祀明董伯华。

赵楷“用晋人莲社故事,约道友游紫泽洞”。东晋名僧慧远至浔阳(今九江),见庐山清净秀丽,足以念心,遂定居庐山。江州刺史桓伊为他更建东林寺,慧远住庐山30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元兴元年(402年),在慧远的倡导下,与缁素123人,于庐山般若精舍阿弥陀像前建斋,立誓共登西方神界,史称这次集结为“白莲社”或“莲社”。

慧远以佛学为主,熔佛、儒、玄三学为一,将佛教同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的出世哲学协调起来。宋代净土信仰发展,以净土念佛活动的法会纷纷创立,参加者包括佛教的净土宗、天台宗、禅宗、律宗等,俗家弟子有普通民众,也有官僚士大夫,其中官僚士大夫起骨干作用。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相当普遍,所以赵楷会以“莲社故事”约儒、释、道三教徒游紫泽洞。《游紫泽洞碑记》如下:

游紫泽洞碑记

嘉熙庚子良月中浣后二日,衡阳赵楷用晋人莲社故事,约道友游紫泽洞。先集者建安真直道、吾里赵彦珗、赵思斋、陈涣发、柳鼎新、赵达夫、霁夫;释汝明、王昭、法定、本洪、守真;羽士朱永。不至者江庆子、吕圭、陈桂。一时久早忽雨,物情昭苏,尤于麦宜。乃登喜雨轩,分俦序齿,陈果茗,款觞咏。虽腾焱风号寒,飞溜溅滑,曾莫沮其清欢也。北山老人刘用行末至。因纪岁月于苍壁

07 清源山书院、祠堂与佛教、儒教

清源山有许多书院、读书室、乡贤祠、宗祠等,与佛教、儒教关系密切。

书院是士子读书、修行、讲学、吟咏、著述、休憩和崇礼先圣先贤的场所,一般选择在“去城市之喧嚣,专有泉石之佳致”的地方。清源山的寺院风景优美,正是士子读书的好地方。

清源山大休岩,唐欧阳詹、林蕴、林藻读书于此,后人名欧阳洞。明成化间(1465—1487年),盐运司判官张庸于石室旁另建一室奉欧阳詹。嘉靖、万历年间,欧阳詹裔孙深,深子模,先后重建,称欧阳书院,为当时泉州四大书院之一。

唐人陈嘏读书于梅岩,开成三年(838年)中进士,以词赋擅时名,尤工篆隶。

镜山书院,在赐恩岩镜山岩,明史学家何乔远隐居著书处。以石如镜,何乔远自号镜山,何著文集名《镜山全集》。

百丈坪遵岩,明嘉靖进士王慎中读书岩中。王慎中号遵岩,即以其所居为号,其著文集称《遵岩集》。

新山书院在泰嘉岩,明户部侍郎顾珀读书于此。嘉靖元年(1522年)顾珀辞官还乡,筑隐是岩.

巢云书院在巢云岩,明隆庆三年(1569年),监察御史詹仰庇遭贬,归隐兹岩。郡守朱炳如、同知丁一中、推官李涛捐已资建巢云书院,兵宪乔懋敬施地岩僧,詹仰庇在此隐居20多年。詹仰庇去世后,其子洪鼎,长定卿重修书院,奉詹仰庇神主祠于其中。

祠堂是纪念和奉祀祖先、先贤、名宦、忠义、孝悌、节孝等神灵的地方,有名贤祠、乡贤祠、名宦祠、忠义孝悌祠和家族祠堂等,以表彰他们对地方和家族的贡献。入名宦祠、乡贤祠者,必须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宋人黄灏云:立祠于学者,不以功德名位,诸不在文艺之科者不在列;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义者不在列;不知正心、诚意、修身、慎独之学者不在列。就是说,入名祠者能实践“民本”、“仁政”的治国理念,清正廉洁;入乡贤祠者,能实践儒家的为人准则,热爱公益事业。

清源山三公祠,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晋江知县王隽修清源上洞,在观空楼上奉祀韩琦、蔡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增祀乡贤顾珀,称三公祠。韩琦、顾珀为清源山神降生,蔡清中解元时,清源山“三日作玉磬鸣”故祠之。

叶郎中祠,在清源下洞,祀宋知州叶廷珪。汪公祠,在清源下洞,祀明郡守汪道亨。叶公祠,在赐恩岩,祀清晋江知县叶祖烈。

许氏宗祠,又称唐刺史许君苗先生祠,在赐恩岩,许氏族人为纪念先祖唐刺史许稷,以“崇君恩,垂勿替”而建。


注释:

①乾隆《泉州府志》卷16,《坛庙寺观》

②台湾新竹社会教育馆印行:《台湾民间祭祀礼仪》1995年版

③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3页

④石川重雄:《宋元时代漳州的开发与寺僧》,《陈元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0页

⑤《重修丛桂庵并东山宫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分册·中),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4页

⑥《金沙接待庵记》,《芝山刘氏宗谱》

⑦蒋如京:《崇祯庚午重修金鸡桥记》,陈国仕辑:《丰州集稿》卷9

⑧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


(原载《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本文选取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丛书《李玉昆文史类稿》